伊莉討論區

標題: 大乘經典是佛滅度后才發展出來的嗎? [打印本頁]

作者: GWZW    時間: 2013-12-13 07:11 AM     標題: 大乘經典是佛滅度后才發展出來的嗎?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au仔    時間: 2013-12-13 08:36 AM

且不管祂是大乘,小乘經典,如果要做形上學的經文哲學研究都可以參照比較!
但佛法是重實踐的,重生死的解脫輪迴之道這是不容分說的,如果你的因緣認同:
不做羅漢,先做菩薩才可以成佛,那就試著按大乘經典修行,看能否成就佛菩薩!
但原始佛教修行的〈雜〉阿含,是更接近佛陀論述的精神,只因佛陀也是人,當然
也就是證果的阿羅漢,也是自創佛法的覺者!!!最重要的是經典不是光拿來學
習與信仰,而是修行於法,並親自檢驗自己修行是否在正道上~~~



補充內容 (2013-12-13 09:53 AM):
信不信仰任何宗教都是各人選擇,認不認同各宗教的終極目標都是各人因緣!
若沒親自檢驗得法與否,雖信猶盲!
作者: TIGER6G    時間: 2013-12-13 11:17 AM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 就是各說各話  他對 你對 我也對
禁慾的是佛教  拐姦甚至亂倫的也是佛教
哪天要是我頭殼壞掉 或是在人群中混不下去
硬說自己是佛轉世  保證也是信徒一堆  
並且可以從各種佛經之中 去拼湊出足以呼應我說法的依據
作者: j079    時間: 2013-12-13 11:27 AM

曾聽許多大師說:經典內容不容置疑 乃曾有無數倒駕慈航的佛菩薩作見證

如同經典中的開場官印:如是我聞

一旦有心人利用之.....苦了是我們這些想解脫自在的眾生
作者: lau仔    時間: 2013-12-13 01:07 PM

〝不是對就是錯〞或者〝不是善就是惡〞的二元邏輯立論,
似乎放置〝哲學討論版〞更多人會提出各種見解!!!
一般人也都會有這二元論的定見。但如果偏一方的〝執著〞消失就不是定見!
例如:人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化學變化的工廠一樣,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變化,
意識(念頭)也一直在變化,當你的想法放下〝我執〞就又不是定見了!!!
作者: diomia    時間: 2013-12-14 09:16 PM

哇,大大,感謝您為大乘佛法的用心,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作者: diomia    時間: 2013-12-14 09:19 PM

lau仔 發表於 2013-12-13 08:36 AM
且不管祂是大乘,小乘經典,如果要做形上學的經文哲學研究都可以參照比較!
但佛法是重實踐的,重生死的解 ...

大大,請問您何謂原始佛教?
再問,何謂更接近佛陀論述的精神?
作者: lau仔    時間: 2013-12-14 10:48 PM

diomia 發表於 2013-12-14 09:19 PM
大大,請問您何謂原始佛教?
再問,何謂更接近佛陀論述的精神?

是有原始佛教之說,但佛陀從未立教,是教導滅苦滅三毒(貪瞋癡)的解脫之道!!!
原始佛教把佛陀(已證悟的覺者)當做在教育大眾尊者。佛陀在印度各城說法的過程
(近代西方學者為探究佛教根源,南傳的巴利聖典比對中文翻譯的(雜)阿含經,是比較接近
佛陀的說法,但不可能一字不漏,而且很可能再另外加入個人思維,但這些都沒關係)
重點是:上座部(比較保守的長老們)及大眾部(社會青年群眾)分裂後各自的戒律及修習
的經文,甚至修行的方法及最終的目的都有所出入!!!
比如:〝滅苦(煩惱,我執),因緣觀,般涅盤〞,都是人生死非常重要的事,但一般大乘佛教
談的少,比較偏重成就佛菩薩之道,(大乘不用去證四果成就阿羅漢,直接修行菩薩道),
以上既然是佛教同源:可以互相比較研習佛法的核心,教義,經文,戒律以及終極目標,隨著
佛法的因緣認同,就去實踐及檢驗你信的法,否則經文讀了一堆,沒去親自體悟也是枉然!!!
而本人的理解: 如果不是修習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應該是偏離佛法核心。
對於不相信佛法及未成就證果者,也不會怎樣,只是在死亡後〝識〞的崩解,而另外〝識〞的生出
,繼續流轉於六道中~~~

補充內容 (2013-12-14 11:37 PM):
補充: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以下僅供參考! 倘有冒犯原作者,請多包涵
http://jackiexie.blogspot.tw/2009/09/blog-post_3381.html

作者: diomia    時間: 2013-12-15 10:32 AM

lau仔 發表於 2013-12-14 10:48 PM
是有原始佛教之說,但佛陀從未立教,是教導滅苦滅三毒(貪瞋癡)的解脫之道!!!
原始佛教把佛陀(已證 ...

大大,很抱歉,某些觀點小弟不能認同,
其一,原始佛教一詞似乎暗示大乘佛教非最初佛教,此一大過也!
其二,南傳的巴利聖典難道不是翻譯的嗎?
其三,巴利聖典比較貼近佛陀的說法,此話怎講?
其四,大眾部是社會青年群眾?
其五,大乘佛教比較少談到生死大事?
其六,大乘不用證四果阿羅漢?

作者: lau仔    時間: 2013-12-15 02:29 PM

diomia 發表於 2013-12-15 10:32 AM
大大,很抱歉,某些觀點小弟不能認同,
其一,原始佛教一詞似乎暗示大乘佛教非最初佛教,此一大過也!
其 ...

你的因緣,認同大乘佛法,就去實踐並親自檢驗體悟你信的法,
爭議是否佛說的經文真實性已無很大意義,參照比較後親自證悟,方是正道,
否則雖信猶盲!!!
作者: chevylin0802    時間: 2013-12-16 12:06 AM

本帖最後由 chevylin0802 於 2013-12-16 12:55 AM 編輯
diomia 發表於 2013-12-15 10:32 AM
大大,很抱歉,某些觀點小弟不能認同,
其一,原始佛教一詞似乎暗示大乘佛教非最初佛教,此一大過也!
其 ...

原始佛教是近期台灣一些學者考究歷史
去發現一些事情而產生的名詞

這需要先講到一開始結經的經過
首次結經的時候
就有了巴利佛典的1/2內容
這也就是指摩訶迦葉主持時 由阿難背誦出來的經文 
經由在場的阿羅漢眾所認可 而修訂出來的最原始版本

佛滅後百年之後
遇到第一次佛教僧團分裂
於是誕生出了上座部派與大眾部派兩個部派
此時上座部派又結集了一次經點 形成了巴利經典的另一個部份

但當時語言並不是現在的巴利語 而是巴利語的原型

之後大天比丘事件的產生
導致大眾部派改名成為大乘部派

此時大乘部派也結經 則稱大乘經
上座部派也因此又做了一次結經 

但是這個史上的上座部派第三次結經 形成了文字 以巴利語的文字來刻在貝葉上
因此稱之為貝葉經
同樣時期的大乘部派結經也是以巴利語刻寫

當時已經有了世界第一所佛學院 難陀大學
因此大乘部派的經典 首次被結集在難陀大學裏
而上座部派的經典
則其中有一個小部派稱之為銅牒部
則將這些以文字寫成的貝葉經典
傳入了斯里蘭卡

之後斯里蘭卡的佛經
又被泰國僧人複刻
傳入泰國
但是之後斯里蘭卡的佛經因為戰火而燒盡
以致於後來斯里蘭卡再度從泰國迎回一份複刻版的佛經
而這次
這個複刻版的貝葉佛經
也就一直保存到現今
成為現在人們口中所稱的巴利聖典

那麼在台灣
因為有一些人討厭活在神格化的佛菩薩與各種不同的地方神祇理論上
於是開始根據這個歷史的研究
擅自把上座部派佛教 或稱南傳佛教 更名成了原始佛教

理由有兩點
第一點是根據巴利聖典的內容來看
就只有在漢傳的阿含部經典上的內容找得出對應的經文
其中以雜阿含 阿含經為主
因此他們排斥阿含部以外的經論

第二點是根據歷史變革來說
包括佛說阿彌陀經 藥師經 都是在西元前兩百年左右形成的思想
在初次結經與第二次結經時並沒有這些內容
因此遭到了擁護南傳教派者的嚴重質疑

大眾部派的興起緣革
主要是因為對於戒律的解讀有所不同
尤其是關於比丘是否可以接受財物的問題上
上座部派認為根據佛陀教戒
比丘是完全不可以接受任何財物
更不用提及珠寶等物品
但這些東西卻是在大乘經典上常見到的史事
由於佛教當時在印度東方與印度西方
會因為社會條件有所不同
而形成差異
因此才造成糾紛
但當時不是完整的分裂
上座部派與大眾部派在還沒有發生大天比丘事件之前
事實上還是有所交集

一直到大天比丘的事件發生的時候
才有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分裂

然而有一說是當初上座部都是長老為主
因此有人說大眾部都是年輕的比丘為主
但是否真的如此
不得而知
畢竟歷史沒有把事件寫得非常清楚

至於巴利聖典比較貼近佛陀所說
這點我基本上認定是如實的
因為從心理暗示的嚴重程度來講
巴利原典在闡述上
很少做心理暗示

大乘經論在我看來
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心理暗示性太強
結果論講得太多

因此我個人是完全支持巴利原典比較接近佛陀所說
但是
我有一個前提
就是只能夠照漢傳阿含部與巴利原典在同一份經文上比對才有意義
同一部經 以巴利原典重新翻譯之後 與漢傳阿含部裏的同部經典相比
巴利原典是採取客觀式的闡述 而阿含部經典則是直接用了結果論的方式論述
因此人為觀點上來講 阿含經反而比較嚴重

至於大乘經少提生死大事
我是反對他們的看法的
因為大乘經也是以證得無餘涅槃為最主要的理論

至於四果問題
那麼就得說這是來自於許多人的誤解
因為大乘部派的經論
主要是講菩薩十地論
與上座部派的四雙八士論是不同的
上座部派講四雙八士論
是指
初果向 初果 二果向 二果 三果向 三果 四果向(阿羅漢向) 四果(阿羅漢)
但是巴利原典並沒有提及過十地菩薩論
因此被南傳佛教信眾們誤以為大乘經不講阿羅漢修證的事
但是如果照十地菩薩論來看的話
那麼事實上是不同的理論與概念
那麼菩薩難道是只有北傳獨有的嗎
事實上不是
在南傳佛典就有菩薩的說法
不是只有北傳才有
南傳菩薩道甚至於闡述成就圓滿佛果需要具備十種波羅密
而其中北傳所講的菩薩六度萬行之中的 佈施 持戒 精進 禪定 般若 六種
都完全被這十種所涵攝
甚至於比北傳還多出四種
佈施 持戒 出離 智慧 精進 忍辱 真實 決意 慈 捨
因此如果有人說南傳不提倡菩薩道 那是真正的誤解
相反的
如果有人說北傳不談阿羅漢道 那也是完全的誤解
事實上只是把內修與外在的問題給搞亂了
內修過程裏頭可被分成四雙八士的階次性
而外在以及整體性的過程裏要以菩薩道的十地階次來論

那麼關於大乘一詞的問題來講
很多人誤會太深了
當初佛陀本來就有講
聲聞乘 緣覺乘 佛乘(佛乘之後在大乘部派經典都改稱為大乘)
而佛乘的要素有三個
第一個是必需要滿足 自修 自行 自證 的根本要件
第二個是必需要滿足 菩薩行 的根本要件並必需要滿足圓滿智慧波羅密的部份
第三個是必需要滿足 阿羅漢四果次第 的根本要件

而緣覺乘的要素有兩個
第一個是滿足 自修 自行 自證 (一般都是根據十二因緣法)
第二個是滿足 阿羅漢四種次第
(菩薩行的部份不需要構成要件, 但緣覺乘仍然會有菩薩行)

而聲聞乘的要素有兩個
第一個是 依他所教而修 依他所教而行 依他所教而證 (一般都是依四聖諦)
第二個是 阿羅漢四種次第
(菩薩行的部份不需要構成要件, 但聲聞乘仍然會有菩薩行)

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所以只要是佛教徒 都是叫做聲聞弟子 只要是佛教徒 不管是北傳還是南傳 一律都是聲聞乘

因此有的人不懂
就以為今天修的是大乘
事實上跟佛陀所講的大乘仍然沒有任何關連

但是有一點是
迴小向大的部份
算是開了一個窗口
也就是說 先修聲聞 後轉佛乘
這個理論是可行的
但是轉佛乘之前
仍然要歸零
重新開始


作者: diomia    時間: 2013-12-17 10:36 AM

chevylin0802 發表於 2013-12-16 12:06 AM
原始佛教是近期台灣一些學者考究歷史
去發現一些事情而產生的名詞

大大,感謝您的用心解說,小弟個人觀點有所不同,

佛教經典於千葉窟第一次結集時,二乘經典就已結集完畢,
於四阿含經已有記載,並非於後再做二、三次的結集另加補充,
而由於第一次的結集主要內容在於聲聞法義,
於是大乘菩薩眾亦言:吾等亦欲結集,隨後即有窟外千人大結集,
大乘佛典於焉結集完成。
至於百年後聲聞眾的第二次結集,已是聲聞律典了,
所以聲聞部的經藏在第一次結集就已具足完成。
而大乘佛法更非於百年之後才開始結集。

另外,在第一次的結集時,就以文字紀錄下來了,
阿含經上,也有記載…一阿含者六十疋素…
非巴利語的貝葉經為首度以文字流傳下來。

佛法的流傳依路徑有有南傳、北傳之分,
南傳佛教主說聲聞解脫道,北傳主說佛菩提道,
二者雖均為佛教,因行者目的不同而有所區分。

至於個人喜好、觀點的問題,在此則不討論,
在下認為:世尊應機而說三乘法,
天佑中土,在北傳佛教中,均被具足保留下來,
漢譯四阿含經若有心修習,不被惡因緣誤導情況下,亦能成就。
何況大乘佛子,對於聲聞解脫道亦須修習,
未聞成佛者言:吾不懂二乘解脫道,只知菩薩道。
因大乘佛法涵蓋了二乘解脫道,
故說法門無邊,佛道無上,
三大阿僧衹劫方乃成佛,以在下來說,這還算快呢!
作者: chevylin0802    時間: 2013-12-17 10:48 AM

本帖最後由 chevylin0802 於 2013-12-17 11:11 AM 編輯
diomia 發表於 2013-12-17 10:36 AM
大大,感謝您的用心解說,小弟個人觀點有所不同,

佛教經典於千葉窟第一次結集時,二乘經典就已結集完畢 ...

歷史不是靠片面的文物去認定的

佛陀滅時並沒有大乘佛教這個事情
你所講的完全不符合史實
所謂窟外結經一事那完全都是偽造出來的
而唯一可靠的所謂的窟外結經一事
是在佛陀滅後不久
由提婆達多派另行結經的史實
從這個史實來看吃素的議題
確實相當吻合
大乘經裏許多強烈的吃素主張
就歷史考證的觀點來看
有很明顯的提婆達多派的痕跡

第一次結經時以及第二次結經時
確實是沒有文字記錄
都只有口誦
另外
我不承認漢傳阿含經
理由是這整個漢傳阿含經充斥著造假的成份

這些史事事實上在中華佛教研究院都可以找得到
裏面有一堆人不斷在考究歷史真相
不容你們只用片面的經文就充當證據的作法

台灣的華梵大學
中華佛教研究學院
都不斷的在還原史實
都不斷的從印度 日本 緬甸等地
尋找各式各樣的出土文物與各式各樣的證明
試圖尋找出與拼湊出整個佛教的歷史變遷的完整沿革
你們對歷史對考古有他們這些學院教授專業嗎?


作者: waroro    時間: 2013-12-17 11:13 AM

本帖最後由 waroro 於 2013-12-17 11:14 AM 編輯

我們學佛是學佛陀的教育

不是學歷史

歷史就由歷史學者去研究吧

有人擺著白紙黑字的實體經書不看

猛去研究那虛無飄渺的幾千年歷史

然後說經書怎樣怎樣,學佛變佛學,本末倒置實在可笑



中國歷來明心見性祖師大德太多了,都幫我們驗證過了

我們實在不用去擔心經典,專心修持才是

實際上,多看看經典,你會發現佛教雖有三藏十二部,但都是相通的

所以有人想說某經是偽經,不用戒淫戒殺,是行不通的

一反,三藏十二部都反,就不是佛教了


作者: diomia    時間: 2013-12-17 01:33 PM

chevylin0802 發表於 2013-12-17 10:48 AM
歷史不是靠片面的文物去認定的

佛陀滅時並沒有大乘佛教這個事情

在下的確比不上學者的專業,
不過,做學問有做學問的方法,做學問有做學問的目的,
對於佛法的實證卻是不一定能通達。

以某種派別的立場去看歷史,
極容易引用個人所喜愛的立論、文獻去做比對,
所得到的學說,也不過是眾多派別之一罷了,
去佛日遠,中間有多少邪師說法?
考證一事,何其難矣,別說數千年前科技不發達的年代,
多少近代的史實都可被屈解了,何況更久?
再看今日,多少人為了自己名利,編造事實,積非成是,
真假之間,若無善知識住世,如何能辨?

至此,方知世尊之法脈何以最後滅亡,
是因緣乎?是眾業乎?


作者: chevylin0802    時間: 2013-12-17 01:49 PM

本帖最後由 chevylin0802 於 2013-12-17 02:10 PM 編輯
diomia 發表於 2013-12-17 01:33 PM
在下的確比不上學者的專業,
不過,做學問有做學問的方法,做學問有做學問的目的,
對於佛法的實證卻是不 ...

但是你能夠說中華佛學研究所或華梵大學他們的研究就是某一派別的嗎?

呵呵
反觀你所講出來的話
不也等於正在自打自己的嘴巴嗎?
你參考的文獻依據是什麼?

跟中華佛學研究院的參考文獻
跟華梵大學的參考文獻
如果拿出來比的話
你認為你對於你自己所講的這篇還能夠站得住多少的立場?

華梵 中華佛學研究院 每篇論文裏
有日本學者 有英美學者 有來自印度的考證 有來自西藏的考證 有來自各地的考據 也有來自漢傳大藏經的內容
經過不斷的交互比對分析 才產生出來的論文

而你所講的內容呢?只單就漢傳佛教資料
你只承認漢傳佛教的資料

那麼試問你 你如何證明你講的才是合乎史實?


作者: akira688    時間: 2013-12-17 02:24 PM

本帖最後由 akira688 於 2013-12-17 02:27 PM 編輯

貓叔再把之前所講過文章提出來,

可能沒有非常精確的回應這個主題,不過貓叔也懶得在這上面著墨太多,呵呵,

.....................................................

所以現在貓叔特地幫大家簡單講述,

但說明之前,貓叔必須強調一件事情,那就是無論原始時代的佛陀教法與
現代各位所學的所知,如果相互衝突,各位仍應汲取本身適合的方式去學習。

各位同學如果有稍微研究一下佛陀生平事蹟,
應該了解佛陀生平基本上並不鼓勵造像膜拜、也並不鼓勵持咒.....

所有的教授,
在45年之間大約活動在中印度的摩竭陀國以及喬薩羅國的方圓範疇,

佛陀晚年深受疾病之苦,主要的病因是腸胃上的問題,
一直至佛陀入滅為止,縱使提婆達多企圖分裂教團以來,
僧團並沒有所謂的大乘佛法以及小乘佛法,
所以....這種分野,不只是佛陀涅槃之後,後代比丘之間的角力問題,
基本上更遠離了佛陀對僧團的期待。


佛陀入滅之後,
這四十五年所講述的教法,
集合成為第一次的聖典集結,

不過,大部分的傳承仍然並不是文字記載,而是以背誦的方式而成為法的集結,

初期經藏集結的總合,稱之為「阿含經」,
雖然如此,阿含經也不能絕對代表了佛陀原始的教導全貌,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學生之間的口傳互授。

早期而言,並不是經、律、論,
經藏為阿難大班長傳誦,律藏由優婆離大班長傳誦,
各位所接觸的「論藏」包括「瑜伽師地論」,那都遠離於初期集結的事情了,

一百年的時間其實可以讓對的變成不對,不對的想法變成對,
以前貓叔小時候是「中國一定強」!!現在只能唱「台灣好」,

所以,佛陀入滅百年之後,因為比丘們之間的種種問題,有了第二次的集結,
而這次的集結,
說穿了....也等於是本來就理念不一的比丘眾,坐在一起攤牌的時刻,
這個攤牌時刻.....
造就了歷史上的「十事之諍」,在這裡...分裂為「上座部」以及「大眾部」,

為什麼叫做十事之諍??

這是因為百年以來,比丘裡面對於戒律的恪守有了不同的見解,
這些戒律的見解不同,總括起來有十大項目,所以稱為「十事」,

而見解分裂最大因素則在於...「錢」,
原始的教團裡面,對於比丘接受金銀的部份是嚴格禁止的,

而後期的比丘對於金錢的接受則持開放的態度,
所以,這些對持開放態度的比丘,因為人數眾多...分裂出去之後,
稱之為「大眾部」,也可以說是現今所謂「大乘佛法」的前身。

所以各位要知道,
包括佛陀本身,也不接受金錢上的供養,
金剛經一開始就講的很清楚,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不要說什麼時代不同這種藉口,在其他國家南傳系統裡,
依然保留了佛陀最原始的教誨,
對照如今台灣的宗教亂象,不禁令人搖頭嘆息.....

貓叔把佛教大概的歷史沿革做了簡單的說明,

就是提醒大家,
「法」沒有大乘跟小乘的問題,在這個社會裡很多批著佛教外衣的同學,
(包括電視上常看見的)

嘴巴美妙的唱著沒有「分別心念」的歌,但是碰到關於自己的自尊與我慢的維護時,
就把佛法分為「我是大的」...「你是小的」,

這些同學從來不用心去了解佛陀原始的教學,
只懂的從電視媒體上、印刷物上、網路上,
聽取有名「講師」彈唱的歌曲,
好的不學,想的都是利用佛教...你爭我奪、各立山頭,

所以,面對招攬信眾,往往告訴你............眾生平等...................,
但是轉過身來...卻告訴你,小乘是基礎班,學好之後再來跟我學大乘,

這種同學,

實際上就是阿難大班長夢到的場景...也就是阿難七夢

這第七夢...

師子王名華撒頭上,有七毫毛,在地而死。
一切禽獸,見故怖畏,後見身中蟲出,然後食之。

獅子身上蝨、還食獅子肉!如此而來,

佛教的毀壞,不是毀在所謂的外道身上,
而是這些匹著佛教外衣,講的東西似是而非,讓大家分不清是對、是錯的人身上,

這就是貓叔要告訴大家的事情啊。

..........
作者: diomia    時間: 2013-12-17 03:04 PM

chevylin0802 發表於 2013-12-17 01:49 PM
但是你能夠說中華佛學研究所或華梵大學他們的研究就是某一派別的嗎?

呵呵

大大您說的也沒錯,我也是自打嘴巴,
說句冒犯的話,難道您不是嗎?

說論文者,比比皆是,參考文獻,更是多如牛毛,
有誰能逐一辨清?有如正反合理論一樣,
今日有人說一,他日必有人說二、說三,乃至合一、合二,後一,後二:
若非有大乘菩薩住世,文殊、維摩詰等流,皆成虛構人物矣。

世尊為一大事因緣而出世,若單宣說聲聞解脫道,
何苦祂老人家跑這一趟,亦有緣覺能住世,
說佛法者,貫通三乘,皆不能互相抵觸,
方乃真佛法,今幸大乘菩薩住本國而能演說殊勝妙法!
若非如此,今日佛教真叫人摸不著頭緒,
如您所言:大乘離佛說,南傳難成佛,密續參一腳,
學人可真如何是好?
作者: tco00254    時間: 2013-12-17 04:14 PM

只有門外漢,才一直討論大乘小乘,大家有沒有想過,釋佛陀之法,真能貫通一切世間,

說不一定,其他世界,無佛經無佛法,別人照樣成就

說不一定,其他世界,魔才是救世主
作者: A8552958A    時間: 2013-12-17 06:35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勤灭贪欲    時間: 2017-2-22 03:48 AM

佛總共說法四十九年, 先說華嚴二十一日, 說阿含十二年, 般若二十二年, 大方廣經八年, 法華涅槃八年, 除了說阿含經的十二年外, 都在說大乘, 所以大乘經典不是 佛滅後才發展出來的。
作者: mussina8315301    時間: 2017-2-22 05:20 PM

法華經就是釋迦牟尼佛宣說的,法華經是大乘經典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03.wahas.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