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粒線體的DNA可以交換? [打印本頁]

作者: k6305791130    時間: 2015-1-10 09:06 AM     標題: 粒線體的DNA可以交換?

從國中或是國小的生物開始,我們就知道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廠,有自己的DNA(下圖的4)位於內膜(inner membrane)所圍起來的空間(基質,稱為matrix)裡。

粒線體以二分裂法(fission)繁殖,但是在細胞中兩個(或更多)的粒線體也可以融合,形成長管狀的粒線體網絡(mitochondrial network)[1]。不過,不管是單獨的粒線體,或是粒線體網絡,大約很少有人想到:粒線體之間是否存在著DNA交換的問題?甚或是,細胞與細胞之間是否能交換粒線體DNA?


我們知道原核生物可以把體外的DNA吸收進來,成為自己的一部份,造成自己的性狀改變;這個過程稱為「轉型」(transformation),由Frederick Griffith在1928年於肺炎雙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的實驗裡觀察到。後來我們也知道,原核生物利用這個天賦來互通有無;尤其是在抗藥性基因。但是其他的DNA能交換嗎?對於細菌來說,還可以經過性毛(sex pili)來交換一部份的基因體DNA;就是這樣而已。

不過,在2015年1月發表於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的一篇研究[2],足以讓我們重新想想「有規則就有例外」這句話。

紐西蘭的馬拉甘醫學研究所(Malagh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的研究團隊,在研究小鼠的乳癌時,意外地發現:癌症細胞在缺乏粒線體DNA的狀況下,可以從周圍健康的宿主細胞中獲取粒線體DNA。


研究團隊將沒有粒線體DNA的小鼠乳癌細胞,注入健康的小鼠體內。由於這些細胞缺乏粒線體DNA,造成粒線體功能極度不良,只能依靠醣解作用(glycolysis)來產生能量,理論上應該會長得很慢才是。

但是,大約在一個月以後,研究團隊不僅看到原先注入癌細胞的部位長出了癌症,也在血液以及肺部發現了乳癌細胞。原先他們以為,這些癌細胞學會了如何在沒有粒線體的狀況下存活;但是,當他們在同事的建議下,測定這些跑到血液以及肺部的乳癌細胞的粒線體DNA時,卻發現:這些癌細胞裡面,有粒線體DNA的存在。而且,連位在注入部位的癌細胞(原位癌),都發現了粒線體DNA的存在。獲取粒線體DNA,使得這些癌細胞重新獲得進行細胞呼吸作用的能力。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癌細胞進行細胞呼吸作用的能力,與他們的「轉移程度」(筆者不大確定這個詞)有相關:原位癌最少,其次是血液中的癌細胞;而轉移到肺部的癌細胞,進行細胞呼吸作用的能力最好(雖然還不及原來的細胞)。

這個發現,除了讓我們認識到,原來真核細胞也可以交換粒線體DNA之外,另外也讓我們了解,原來癌細胞可以經由健康的宿主細胞獲取DNA之後,重新獲得快速生長以及轉移的能力。當然,小鼠與人之間容或有差異,但如果人的癌細胞也經由類似的機制獲取轉移的能力,未來可以針對這個機制,研發新的抗癌藥物。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03.wahas.com/) Powered by Discuz!